0759-3190692
聯系地址:廣東省湛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樂山東路35號銀隆廣場B1502室
電子郵箱:luli1388@126.com
作物種類: 稻
品種名稱: 龍優673
審定(登記)編號: 粵審稻2005027
審定(登記)年份: 2005
審定(登記)單位: 廣東
品種來源: 龍A/恢673
特征特性
弱感光型三系雜交稻組合。晚造全生育期116~121天,比博優122遲熟3~4天。分蘗力較弱,株型緊湊,葉片較長、直立,植株稍高,抽穗整齊。科高99.5~110.0厘米,穗長23.0厘米,每穗總粒數136~144粒,結實率84.2%~85.6%,千粒重24.0~24.7克。稻米外觀品質鑒定為晚造一級,整精米率65.5%,堊白粒率1.0%,堊白度0.1%,直鏈淀粉含量23.4%,膠稠度60毫米,長寬比2.7。抗稻瘟病,全群抗性頻率76%,對中C群、中B群的抗性頻率分別為80.6%和58.8%,田間稻瘟病除陽江點輕微發生外,其余試點均未發生;感白葉枯病,對C4、C5菌群均表現感。后期耐寒力較強。
產量表現
2003年晚造參加省區試,平均畝產448.7公斤,比對照組合博優122減產1.49%,減產不顯著;2004年晚造復試,平均畝產450.1公斤,比對照組合增產0.45%,增產不顯著。2004年晚造生產試驗畝產481.1公斤。
栽培技術要點
⑴適時早播、早植,培育多蘗壯秧,廣東中部應在7月5日前播種,廣東南部應在7月10日前播種,一葉一心時每畝秧田噴多效唑60克;
⑵適當密植,宜插雙株,畝插足8~10萬基本苗;
⑶施足基肥,早施攻蘗肥,中期適當控肥,后期看苗巧施穗肥,避免中期偏氮造成葉片過長過披;
⑷前期淺水促分蘗,苗數達23萬時抓緊曬田,孕穗至抽穗不能缺水,后期干濕排灌,不能斷水過早;
⑸注意防治稻瘟病和防倒,特別注意防治葉枯病,秧苗期要狠抓稻葉蟬的防治。
種植區域
經審核,該品種于2005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,予以認定,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,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。